檢察官搜索中信、桂田、嘉義大學附設試驗場共六家材料實驗室

看了新聞,我也不知道要說甚麼。
新聞:「縣市政府委託代驗施工品質的材料實驗室,多數都被包商買通」
運氣不好的話,會變成全國道路總體檢。新工與道養的人,辛苦啦。
可能要確認 TAF有效期間,以及明年是不是就拿不到 TAF,得換實驗室。
~~~~
馬路坑洞多解謎…買通檢驗單位作假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823947.shtml
2010.09.02 04:05 am
許多民眾不解,台灣的道路為何總是坑坑洞洞,台南檢方成立「路見不平查緝專案」,發現包商與民間代驗的實驗室勾結,在檢驗道路品質時造假。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陳立凱攝影
為什麼台灣的道路總是坑坑洞洞不斷修補?台南地檢署檢察官和民眾一樣疑惑,經多月追查終於解謎,問題出在縣市政府委託代驗施工品質的材料實驗室,多數都被包商買通,包商偷工減料照樣檢驗過關,最後全民埋單,承受道路坑人苦果。
「這是台灣普遍現象!」被檢方約談的台南地區多家民間材料實驗室及嘉義大學附設試驗場人員,都坦承以不實的檢驗
台南地檢署調查許多鄉鎮道路工程偷工減料,發現普遍有瀝青厚度不夠、含油性不足,或是沒依規定刨除,路面品質不佳。
記者鄭惠仁/攝影
報告,「協助」包商通過驗收,表示「迫於競爭,若不配合就可能沒生意倒閉」。
台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林志峰表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應重視這問題,設法改善長期被詬病的道路品質。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高峰祈去年間偵辦台南縣官田、西港等鄉公所小型工程弊案,意外發現許多鄉鎮道路偷工減料嚴重,地檢署為此特別成立「路見不平查緝專案」追查,發現道路坑洞問題長期存在,原因出在經辦人員、包商與檢驗單位勾結「有如食物鏈」。
包商要標得工程,想盡辦法討好經辦人員,送紅包還招待花酒;包商將本求利偷工減料,但工程品質無法驗收過關,於是勾結檢驗業者,取得不實報告,讓工程過關;民間代檢業者,因生意競爭,不配合就接不到生意,成了惡性循環。
檢方表示,民間的材料試驗室,都是受標準檢驗局委託代檢,這些試驗室平日由全國認證基金會監督。檢方為偵辦本案,特地拜訪標檢局長陳介山,陳直言「我也有聽聞,但礙於人力無法查出」,樂於配合檢方偵查。
檢方針對新營、麻豆、官田等十九個鄉鎮及瀝青、包商業者追查,陸續傳喚上百人,查出有近五十條道路有弊端。
前天檢察官江孟芝與全國認證基金會、標檢局,搜索中信、桂田、嘉義大學附設試驗場共六家材料實驗室,以及瀝青、混凝土供應商,傳喚實驗室人員及營造商簡嘉億共卅九人。
營造商鄭碧娟、簡嘉億坦承拿不實檢體供檢驗,檢方訊後以十萬元交保,實驗室人員請回。檢方表示,包商除混凝土抗壓試驗造假,密度試驗報告、瀝青路面洗油報告等都作假。因此許多道路大雨後就坑坑洞洞。
【2010/09/02 聯合報】@ http://udn.com/
新聞:「縣市政府委託代驗施工品質的材料實驗室,多數都被包商買通」
運氣不好的話,會變成全國道路總體檢。新工與道養的人,辛苦啦。
可能要確認 TAF有效期間,以及明年是不是就拿不到 TAF,得換實驗室。
~~~~
馬路坑洞多解謎…買通檢驗單位作假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823947.shtml
2010.09.02 04:05 am
許多民眾不解,台灣的道路為何總是坑坑洞洞,台南檢方成立「路見不平查緝專案」,發現包商與民間代驗的實驗室勾結,在檢驗道路品質時造假。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陳立凱攝影
為什麼台灣的道路總是坑坑洞洞不斷修補?台南地檢署檢察官和民眾一樣疑惑,經多月追查終於解謎,問題出在縣市政府委託代驗施工品質的材料實驗室,多數都被包商買通,包商偷工減料照樣檢驗過關,最後全民埋單,承受道路坑人苦果。
「這是台灣普遍現象!」被檢方約談的台南地區多家民間材料實驗室及嘉義大學附設試驗場人員,都坦承以不實的檢驗
台南地檢署調查許多鄉鎮道路工程偷工減料,發現普遍有瀝青厚度不夠、含油性不足,或是沒依規定刨除,路面品質不佳。
記者鄭惠仁/攝影
報告,「協助」包商通過驗收,表示「迫於競爭,若不配合就可能沒生意倒閉」。
台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林志峰表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應重視這問題,設法改善長期被詬病的道路品質。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高峰祈去年間偵辦台南縣官田、西港等鄉公所小型工程弊案,意外發現許多鄉鎮道路偷工減料嚴重,地檢署為此特別成立「路見不平查緝專案」追查,發現道路坑洞問題長期存在,原因出在經辦人員、包商與檢驗單位勾結「有如食物鏈」。
包商要標得工程,想盡辦法討好經辦人員,送紅包還招待花酒;包商將本求利偷工減料,但工程品質無法驗收過關,於是勾結檢驗業者,取得不實報告,讓工程過關;民間代檢業者,因生意競爭,不配合就接不到生意,成了惡性循環。
檢方表示,民間的材料試驗室,都是受標準檢驗局委託代檢,這些試驗室平日由全國認證基金會監督。檢方為偵辦本案,特地拜訪標檢局長陳介山,陳直言「我也有聽聞,但礙於人力無法查出」,樂於配合檢方偵查。
檢方針對新營、麻豆、官田等十九個鄉鎮及瀝青、包商業者追查,陸續傳喚上百人,查出有近五十條道路有弊端。
前天檢察官江孟芝與全國認證基金會、標檢局,搜索中信、桂田、嘉義大學附設試驗場共六家材料實驗室,以及瀝青、混凝土供應商,傳喚實驗室人員及營造商簡嘉億共卅九人。
營造商鄭碧娟、簡嘉億坦承拿不實檢體供檢驗,檢方訊後以十萬元交保,實驗室人員請回。檢方表示,包商除混凝土抗壓試驗造假,密度試驗報告、瀝青路面洗油報告等都作假。因此許多道路大雨後就坑坑洞洞。
【2010/09/02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