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廣告
cance 寫:關於這點我之前大學教授也是出題委員之一的林英俊曾說,壓力筋降伏與否可用假設法與證明法,假設法就如同樓上所述,證明法就是李文海書裡面的Asy判別法,證明實際配的壓力鋼筋量是不降伏的,所以這應該也還好,當然若閱卷老師不爽或看不順眼想扣分,這也是莫可奈何的
我的寫法:
先算出Asy..IF As>Asy
"假設壓力筋降伏 .."
之後..解出中性軸位置X後..
回過頭來檢驗..壓力筋應變>降伏應變..所以假設成立..
接著計算算下去...balabala..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5月 01 (週四) 6:44 pm
cance 寫:關於這點我之前大學教授也是出題委員之一的林英俊曾說,壓力筋降伏與否可用假設法與證明法,假設法就如同樓上所述,證明法就是李文海書裡面的Asy判別法,證明實際配的壓力鋼筋量是不降伏的,所以這應該也還好,當然若閱卷老師不爽或看不順眼想扣分,這也是莫可奈何的
BlueHole 寫:cance 寫:關於這點我之前大學教授也是出題委員之一的林英俊曾說,壓力筋降伏與否可用假設法與證明法,假設法就如同樓上所述,證明法就是李文海書裡面的Asy判別法,證明實際配的壓力鋼筋量是不降伏的,所以這應該也還好,當然若閱卷老師不爽或看不順眼想扣分,這也是莫可奈何的
我的寫法:
先算出Asy..IF As>Asy
"假設壓力筋降伏 .."
之後..解出中性軸位置X後..
回過頭來檢驗..壓力筋應變>降伏應變..所以假設成立..
接著計算算下去...balabala..
BlueHole 寫:cance 寫:Asy只要計入壓力筋扣孔面積,ㄧ樣可以得到精確值喔
不單只是壓力側扣孔面積fy-0.85f'c而已
你也必須假設拉力側的鋼筋fs=fy才能得到一般所說的簡算式
如果你也要考慮拉力側是否降伏 就必須考量應變的大小
簡單說..
為了用精算式求解 目的只是為了判斷壓力筋降伏與否..是很不恰當的應考策略
除了時間成本太高 更何況這是極小的一個步驟..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