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 參考資料
摘錄自榮工公司沈景鵬董事長著作書籍
●總的來說:
土木工程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交通、水利、港灣、結構、大地、環保等各種工程均屬於土不工程的範疇。而土木工程師的任務就是從事各類土木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保養、修繕等工作。在土木工程師的眾多工作中,規劃與設計的工作大多可在室內完成,並且通常由工程顧問公司或設計與規劃部門來進行。至於施工、保養、修繕等工作則必須在現場工地完成,由營造廠商來承辦。
土木工程師從事規劃工程時,會先根據客戶的需求,再參考施工地點的水文、海象(是指潮汐、波高、波向、週期、海流等現象,屬於海岸工程專門用語)、氣象、地形測量及地質調查等資料,把業主想要完成的工程完整地呈現在設計圖上,並計算工程數量、編列預算、撰寫施工說明書及施工規範等文件以準備發包施工。由於他們對業主的需求、工地的調查資料及施工圖說都非常了解,有時業主還會委託規劃設計的工程師來監督現場的作業情況。
此外,在營造工地現場工作時,土木工程師要先徹底了解現場實況及設計圖說,事先擬訂施工計畫,依圖說所規定的規範、品質、尺寸、工期及契約的要求,召集工人並準備工具及材料進行施工。而施工期問各項人力、物力、機具的調度管理及品質管制、成本控制等也都是土木工程師的職員。
●工作環境:
從事規劃、設計工作的土木工程師,除了需要實際勘察工地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室內。由於要常常動腦,一個安靜、舒適、採光良好及檔案圖書資料取用方便的工作環境是絕對必要的。充足的參考圖書資料、先進的電腦軟硬體與繪圖設備、以及影印設備,更是提高工作效率必備的工具。
土木工程與建築工程的施工地點不同。建築工程進行的地點,不論是一棟大樓或是一個新在區中數百棟的房屋,都只不過是分佈在都市或鄉村的一個點。土木工程則不同,其工作地點多位於「達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荒郊野外,施工環境極為惡劣:不論鐵路、公路、輸配電路,或是自來水供水幹線、水利灌溉渠道,往往綿延數十公里以上。沿途的天然氣候與人文景觀差異甚大,容易產主適應不良的問題:再以水壩工程為例,水壩上游集水區的面積廣達數十、數百平方公里,不但經常沓無人跡,缺水、缺電,更是家常便飯。至放在沒有照明設備、空氣污濁、道路潮濕泥濘的山岳、地底或海底隧道裡工作,其中辛苦更是不言而喻。
由於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從事施工的土木工程師,必須養成與大自然搏鬥,吃苦耐勞的生活習慣。同時,也由於居住地點會隨著工程進展或因承接新工程而有所變動,容易造成家庭主活不安定:而工作時間也絕對與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同。如果遇到刮風下雨,也許十天半個月都不用做工:等天氣好轉之後,又必須日夜趕工:如果是施築海岸工程,還得受潮待、風浪的限制。所以,有志者必須適應這種以天地為工廠的工作環境,可能成為一位優秀的土木工程師。
●工作時間及待遇:
般以每週工作44~48小時為原則,從事規劃、設計工作的土木工程師作息時間較固定。但是,在工地施工的工程師,由於面對上述特殊的工作環境,作息時間必須應實際需要作彈性調整,不過,早晚加班是免不了的。有時如果沒有足夠的工程師來輪班,連假日都很少有機會休息。
至於待遇方面,一般大專剛畢業的初級工程師,目前每月的薪資約在2萬7千元到3萬5千元左右,加班費及工地特殊加給另行支付,並享有公保與勞保。
此外,在升遷方面,以公營工程單位為例,工程師可分成監工員、工程員、幫工程司、副工程司及正工程司等5級:從監工員升到正工程可大約須8~10年,至於晉升為工地施工所主任、施工處主任或工務部門經理等職位則視個人工作表現而有所不同。
●所需資源及條件
有興趣從事土木工程工作的人,除了應具備專業學養外,還須擁有強健的體魄、絕佳的適應力,及領導統御的能力。專業學識可在課堂上學到,但是百折不撓的鬥志、吃苦耐勞的生活習慣及圓融的待人處事方法,則有待個人經歷的磨鍊。
另一方面,由於土木工程師多從事公共工程建設,其施工品質的良麻,關係著國家、在會全民的福址。因此,中國工程師信條之一的「不慕虛名、不為利誘、維持職業尊嚴、遵守服務道德」,也是不亞於專業學識與工作經驗的重要從業倫理資格與條件。
●未來展望
不論是已開發、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都需要持續不斷的公共建設。很多國家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也都以加強公共工程建設來刺激景氣的復甦,由此可見,土木工程師對整個國家,甚至全球經濟的穩定,有者舉足輕重的地位。
回顧我國,從20餘年前的十大經濟建設、十二項經濟建設、十四項經濟建設,到現在的六年國建持續進行,一條條的公路、一條條的鐵路、一處處的發電廠、一座座的港口等,奠定了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是值得我國土木工程師引以為傲的。今後,公共工程的品質與難度將逐年提升,但是有志於土木工程的青年,歡迎你加入這個當有挑戰性的工作,共同為建設自己的家園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