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 參考資料
【時報】
相較於磚造、加強磚、RC、鋼構等建築工法,今年3月才剛通過建築法規規定的「輕鋼構」施工方式,不但耐震強度達7級以上,中空牆面調節氣流更符合綠建築使用需求。推動輕鋼構工法不遺餘力的承濱建設公司總經理盛國傑認為,儘管輕鋼構每坪造價較傳統工法多出 5、6千元左右,仍是相當值得推廣的新式工藝工法。
國內傳統建築工法向來以「樑柱」施工為主,即在水泥灌漿時借重樑柱施力,穩固房屋結構。不過近來新起的「板牆」工法則以牆面維持結構承受力,其中輕鋼構工法由於具備節能、透氣效果,被基礎營造商視為新一代綠建築產物。
實務領域出身的承濱建設公司總經理盛國傑說,台灣建築工法多半師承島國日本,當地在阪神大地震後便開始研究輕鋼構工法建築。輕鋼構主要特色就在於施工時以H型鋼固定,加上免拆除板模系統,在以板牆支撐房屋耐震力的情況下,耐震強度可有效達到7級以上。
盛國傑說,以國內921大地震為例,許多受災房屋都是因為傳統磚造連棟倒塌,造成人員傷亡慘劇。以輕鋼構工法施工優點,就在於板牆一體成形,就算承受不住地震強度,板牆整體坍塌災害也遠小於磚造工法。
此外輕鋼構材質牆面中空,不但能有效平衡室內外溫差,也兼具節能效果。盛國傑說,國內礙於建築法規限制,輕鋼構工法一直到今年 3月才被政府單位肯定。儘管目前尚未大量普及,不過未來仍值得建商大力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