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

土木建築專業交流、技師證照、職場就業、軟體技巧交流的好所在。

跳到內容


進階搜尋
  • 討論區首頁 ‹ 職場討論分區 | Employment ‹ 業界新聞、產業趨勢 | NEWS & TREND
  • 變更字體大小
  • 列印模式
  • 問答集
  • 註冊
  • 登入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7月 06 (週日) 5:59 am

247萬勞工可周休2日等於調薪5%

業界新聞、產業脈動、趨勢...等等

版主: sandaniel.tw

發表回覆
2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247萬勞工可周休2日等於調薪5%

文章由 pufer » 2011 12月 29 (週四) 11:42 am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贊助商廣告

247萬勞工可周休2日等於調薪5%
作者: 游婉琪╱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2月29日 上午8:38
相關內容
新聞報導: 勞保紓困貸款 逾4萬戶申辦
2011年12月29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游婉琪╱台北報導】
勞工休假將比照公務員,也有周休二日。勞委會初步規畫,勞工休假與公務員齊一,但同時減少勞工國定假日天數。未來勞工每年休假總數共有一一六天,僅比公務員多出一天的勞動節,受惠勞工高達二四七萬人。學者研究,工時減少、薪資不變下,勞工等於平均加薪五%。
馬英九總統在「黃金十年」政綱中,開出全面推動周休二日支票,預計一○五年正式上路。勞委會的規畫讓勞工界「一國兩制」的工時制度劃下休止符。
勞基法規定,勞工法定工時為雙周八十四小時,也就是「單周四十二小時」或「隔周休二日」。勞委會統計,目前未周休二日勞工約二四七萬名,主要集中在傳產、製造及部分服務業;已配合公務員作息實施周休二日的企業勞工約三七三萬名。兩者因休假模式不一,經常衍生國定假日補假爭議,遭批「一國兩制」。例如今年元旦隔周休勞工最多可連休四天,周休二日勞工則無法補休。
為消除不公,勞委會委託台灣勞動法學院對周休二日議題進行研究,學者指出,目前每周工時超過四十小時的企業約占四十五%,一旦全面推動周休二日,四成五企業勢必額外聘用人力或給予加班費,預估每年增加二三三億元成本。勞工方面,假設月薪制勞工平均每周工作四十二小時,在工時縮短、工資不變的前提下,每名勞工視同加薪五%。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表示,法定工時縮短後,勞工每年的例假日從現行九十一天增加到一○四天。為減緩對企業的衝擊,勞委會初步規畫將勞工的國定假日從目前十九天降到十二天。未來一般勞工每年休假一一六天,比公務員一一五天多出一天勞動節。
勞委會勞動條件處工資工時科科長黃維琛補充,公務員二實施周休二日當年,已將部分國定假日改為「只紀念不放假」。為解決短期間內雇主增聘人力不易,勞委會也考慮修法放寬彈性工時規定,讓雇主能有更多空間作人力運用。
學者認為,周休二日在短期內可能造成人力短缺、排班困難等企業問題,但就長期而言,將使弱勢青年、二度就業婦女有更多機會投入就業市場,有助提升國內勞動參與率。
pufer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1 12月 29 (週四) 11:39 am
回頂端

文章由 8136WS » 2011 12月 29 (週四) 8:14 pm

pufer 寫:大家覺得這個會實施嗎?
如果實施的話那我要當技師不當公務員了 (jolin)



太小看臺灣的顧主了,月薪變時薪,或月薪變日薪,勞工倒頭來更慘

接下來公權力強勢介入,工資太高,不符成本,廠商整廠輸出,離開臺灣,名正言順
頭像
8136WS
土木人二星會員
土木人二星會員
 
文章: 180
註冊時間: 2009 11月 19 (週四) 9:47 am
回頂端


發表回覆
2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回到 業界新聞、產業趨勢 | NEWS & TREND

分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機關

  • 公共工程委員會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考試院考選部
  • 經濟部水利署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自來水公司

    組織

  • 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
  • 行政院勞委會
  • 臺北市公務人員協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粉絲團

    研究資源

  • 國家圖書館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全國法規資料庫

    友站

  • 建築人討論區

  • 討論區首頁
  • 管理團隊 • 刪除所有討論區 Cookies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