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 參考資料
創造與設計的不同(類比土木與建築的差異)
⌂⌂⌂ 這篇文章是給一種能力相當特殊的學生看的,一種擅長科學與工程,同時又具備創造力基因的學生,通常是唸工學院的(簡稱X學生)。
⌂⌂⌂ 名詞定義-創造:包含創意、設計能力、研發能力、想像力與整合運用能力,統稱創造力。
⌂⌂⌂ 名詞定義-設計:指美感、創意、藝術能力、繪畫能力、設計能力,統稱設計力。
1. 人生體驗與歷練不足的X學生很可能會想轉換跑道,例如土木系的想轉建築、機械系的想轉工業設計。因為建築與工業設計在直覺上比較偏向創造與設計工作,所以有創造力的X學生會受其吸引,而創造與設計又常常會被視為相同的概念,雖然部分關連,但其實兩者有相當大的差異。
2. 創造力與設計力在能力的本質上並不相同。創造力是一種整合運用的展現,是在科學與工程技術的基礎下,結合創意、使用智慧、方法運用、想像力、研發能力,而產生創造物(可能是軟體、也可能是硬體)。
3. 設計力比較偏向一種技藝,是運用美感、創意、藝術感、設計能力而產生設計物,設計是較單純的工作。
4. 為什麼有創造力的x學生會想跑去做設計呢?,因為工程學的教育是相當枯燥乏味的(指台灣的情況),X學生對這種缺乏生命力的高等教育是提不起興趣的,並不是他能力不足或是不夠專心,而是他的心靈相當特殊,是一種渾身充滿靈光的小孩。在工程學或科學上的學習若無法展現出物理意義與實務運用的結合,在這種邏輯輸入、記憶與運算式的教育下,會讓X學生的生命枯萎無力(這是台灣工程教育的明顯缺陷)。
5. 而在建築設計或工業設計上,直覺上讓人感覺就是做創造與設計工作,看似比較生動有趣。但你必須要了解實務工作上的情況,在建築與工業設計的工作內容,其大部分的比重是做設計,小部分的比重是做創造(而且是跟科學與工程技術較無關的創造、一些單純的規劃及創意)。所以你可能花一個禮拜都在畫建築的一張立面設計圖、也可能花一個月都在畫某個產品的外觀輪廓,而且會一直重複上面的工作內容(總是反覆修改),這跟你腦中所想的創造工作可能不太一樣。
6. 設計是一種較單純的技藝,而創造是一種必須在科學與工程學基礎之下發揮出來的整合運用能力(這種創造是一般人做不出來的)。而在建築或工業設計上的創意可能大家都想的出來。
7.就是”科學與工程學的基礎”造成創造與設計最大的不同,設計缺了這個基礎,因此只能侷限於單純而簡單的創作,但創造可以發展的空間就大多了。
8. 給X學生的建議是乖乖將工程學唸完吧,學校教育可能令你相當失望,但還是要完成學歷以獲得未來的工作機會,因為在實務工作上你會漸漸看見生命力,把當初不知道在幹什麼的東西重新認識,你會慢慢發展出興趣,畢業後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自學,不要將學習的眼光侷限於學校內(外面的世界還大的很),也不要將自己的未來侷限於科系領域(腦筋好什麼都能做),學什麼領域不是最重要的(但最好選擇傳統主流領域),重要的是打好科學基礎(將來什麼都能學)。
9. 多看科普書對工程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老師沒教的、不會教的、教不了的,就要靠自己去尋找,科學與工程學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學問(背後即是自然的原理),這是最適合你、也是你最應該學的東西,有了科學與工程學的基礎才能將你的這種特殊能力徹底發揮,你可研發一種創新結構、一種運用方法、一種使用介面、一種分析軟體,從手機、計算機到飛機、從馬路、電路到網路,從農場、磁場到發電廠,都是屬於你的研發範圍。這些都是設計領域做不到的事情。
10. X學生要體會出自己的能力到底是偏向哪一種,不要一時搞錯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