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資料
呵呵,你似乎連商調的重點都不清楚,只注意那種小細節,商調的次數會不會太少?
另外,新舊單位人事室之間的紙本資料再怎麼交流,無論透過商調者或是郵寄或是公文交換,都不會包括這個商調者歷年的主管評價。這也是我同情O大(或KOF大)的原因。
這個評語,我記得當年是有主管權限的人,才能透過程序登錄到人事系統裡。
如果沒記錯,會永遠跟著這個公務員身分。所以一個人黑了,就要花更多的心血漂白回來

今天轉職系之所以好用,可以在面試時說「我來應徵的理由之一,是我不適應土木職系這種工作環境,但是我在適應過程中,也發現自己對於xxoo業務很善長,願意在辛苦的土木業務之外,去自修或公訓xxoo課程並取得相關證明如XXOO(一般最慘的是取得採購證照或進階的,這種一般行政或經建行政缺最爛)」,試圖說服面試機關並事先打預防針,免得到新單位後(資料可能是在報到後才移轉,詳情要請對人事清楚的同仁出來說明了)被新主管帶著有色眼鏡或放大鏡看。
但是弄到土木、經建、一般職系的主管都有不利於自己的評價,就很難再找到理由了。
所以轉職系兼商調的風險,絕對是有。但不試,年紀越大就越沒機會了。
b516 寫:那就隨你唬濫摟…你要說你是總統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