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資料
位於臺灣花蓮縣秀林鄉和平山區。由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所管轄,該發電廠完工時原稱為碧海發電廠或是碧海水力發電廠。自2001年台電公司組織改造後,碧海發電廠全名改名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東部發電廠碧海機組。

造價為新台幣165.1億元,採調整池式發電,在和平南溪溪水上游興建水壩,將水引入7140公尺長的壓力隧道,將溪水導引至6公里外的電廠,廠內裝置1部水輪發電機發電。裝置容量6.12萬千瓦,年發電量2億3700萬度,約等於6萬5千戶家庭1年的用電量,主要功能為提升台灣東部供電的穩定度及尖峰用電需求。

溢洪道閘門約3層樓高,寬約3個車道,為穩定供電量,每天攔截儲蓄18小時的溪水,供應6小時尖峰時段,可負載尖峰電量約5萬2千瓦,每年可減少23.1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碧海」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年台電工程人員站在發電廠位址,可遠眺山巒疊翠中的和平溪出海口美景而取名。

興建時,台電人員跟隨原住民們跋山涉水的勘察廠址,當時連上山的道路都沒有,更何況是運送建造用的大型機具入山,因此碧海水力計畫是國內第一個引進重型直升機深入山區吊掛機具、材料協助施工的工程,首開國內工程界與航空界在重型吊掛合作之先河,光是空中的運輸費用就超過12億元。施工難度高、景色壯麗,是許多熟知內情的工程人,心中的朝聖之地。

>> 卸任前心願 張揆最想去碧海電廠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