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資料
港珠澳大橋離最快今年底通車的目標,又邁進一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指出,大橋島隧工程海上施工已全面竣工,今天(7日)舉行貫通儀式。由於港珠澳大橋主橋去年9月已貫通,隨著此次海底隧道的貫通,標誌著大橋主體全線貫通。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三地連接線及口岸。大橋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便是「橋-島-隧」集群的主體工程,分別由22.9公里的主體橋樑和6.7公里的隧道與人工島構成。工程至今歷時已7年。

力爭今年底具通車條件
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6.7公里海底隧道將於今日舉行貫通儀式,該隧道是一條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為120年的「巨無霸」,具備防撞、防錨、防火、防水、防爆等功能。
他形容,這條隧道為中國首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埋深最大、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下一步,大橋建設者將加快海上東西人工島和隧道裝修工程的建設,力爭今年底整座大橋具備全線通車條件。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一覽:
一)主體橋樑:長22.9公里,包括青州航道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九洲航道橋三座通航斜拉橋(分別為「中國結」、「海豚」、「風帆」造型)和20公里的非通航孔橋。作為世界上最長的鋼結構橋樑,大橋僅主梁鋼板用量就達到42萬噸,相當於10座鳥巢或者60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主體橋樑工程於去年9月建成貫通。
二)島隧工程:包括2個面積為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和1條長達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是迄今為止世界最長、埋入海底最深(最深處近50米)、單個沉管體量最大、使用壽命最長、隧道車道最多、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島隧工程」海上施工於今年7月初全面竣工。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