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 參考資料
台中火力發電廠(中火)新建燃氣機組計畫工地,昨日(25日)上午驚傳一起震驚業界的死亡工安意外。一名33歲楊姓外包商工人,在配戴完整安全裝備的情況下,自約11公尺高(近四層樓)的鋼梁墜落身亡。初步調查指向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原因:固定救命安全母索的「U型環錨點」竟從鋼柱上被硬生生扯斷。這起事故不僅導致工程全面停工,更對所有公共工程的錨點固定、焊接查驗與分包商品管敲響了最沉重的警鐘。
還原事故現場:救命索在,錨點卻失效
這起事故發生於昨日上午10時06分,地點為中火「第一期新建燃氣機組計畫」中的廢水處理廠鋼構組裝工地。據勞動部職安署中區職安中心調查,當時隸屬第三級承攬商的楊姓工人,正於約10.6至11公尺高的鋼梁頂端進行組配作業。
當他準備跨越鋼梁時,因重心不穩而墜落。現場人員證實,楊姓工人確實依規定配戴了安全帽及背負式安全帶,並將安全帶透過掛鉤連結至一條可承受2300公斤拉力的安全母索上。然而,本應發揮關鍵作用的防墜系統,卻在最緊要的關頭失效。
問題的癥結點,不在於工人或安全帶本身,而是固定該條安全母索的「U型環」。這個以焊接方式固定在鋼柱上的錨點,在承受工人墜落的瞬間衝擊力時,竟整個從鋼柱壁上斷裂脫落。失去固定點的安全母索形同虛設,導致工人直接墜落,最終撞擊地面水箱,送醫後宣告不治。
職安署官員震怒:焊接或材料有問題,將送驗徹查
「組裝有問題啊,太離譜啦!連那個(U型環)都可以拉斷!」職安署中區職安中心主任林聰偉在勘驗現場後,難掩驚訝與憤怒。他直指,U型環是從焊接處被整片拉斷,顯示其固定強度嚴重不足。
林聰偉表示:「這可能是在運送過程受損,或是焊接品質不良,還是材料本身有問題,這部分還要去化驗釐清。」這番話直接點出了工程界最為敏感的品質控管問題,從材料進場、施工安裝到查驗程序,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事故現場除了這起墜落悲劇,媒體畫面更捕捉到工地內有大量積水不斷湧出,地面形成溪流沖刷機具與地基,顯示出現場管理的混亂情況。
業主台電回應:停工徹查,但不影響整體工期
本案業主台電公司在事發後發表聲明,證實事故發生並已立即要求施工現場停工。台電初步將事故原因歸咎於「下墜力量過大造成安全母索掛耳斷裂」,並承諾將積極調查確認原因,要求施工廠商落實改善。
然而,台電也特別強調,本次事故不影響新建燃氣機組的整體工程進度及未來的發電期程,電廠機組亦維持正常運轉。
業界警示:從分包管理到罰則上限的反思
目前,勞工局已依《職業安全衛生法》勒令該工程全面停工,並將展開調查。若確認雇主有疏失,最高可裁罰30萬元。然而,相較於一條寶貴生命的逝去與其背後潛藏的系統性風險,這樣的罰則是否足夠形成嚇阻,已引發業界討論。
對所有土木公務員與工程承攬商而言,此案的教訓極為深刻:
錨點強度不容忽視: 高空作業的防墜計畫,不應只關注安全帶與母索的規格,更需嚴格審核錨點的設計、材質與施工品質,特別是焊接或植筋的強度計算與查驗。
分包鏈的品管責任: 本案發生於第三級承攬商,凸顯了在層層轉包下,末端施工品質的監督與管理,是主辦機關與總承攬商不可推卸的責任。
現場查驗的落實: 一個看似微小的U型環,卻成為致命的關鍵。這提醒所有監工與安衛人員,對於現場任何永久性或臨時性的安全設施,都必須抱持「魔鬼藏在細節裡」的態度,進行徹底查驗。
這枚斷裂的U型環,不僅扯斷了一條救命索,更扯出了公共工程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的巨大漏洞。後續的調查結果與責任歸屬,將是全體工程界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