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廣告
d8833052 寫:結構技師蔡榮根說,一般剛鋪好的柏油路最好養護一天以上
有規範嗎...
養護時間嘛...,還沒有哪個單位有勇氣寫吧,
現在很多市區道路,都是隨鋪即用,誰還管這麼多?
鋪好不開放,擺那麼多交通錐,明天就見報了,
搞不好廠商還會被警察伯伯請去喝茶(最近夢到(依本站慣例用語)的某案例)。
若按照高速公路局施工規範「密級配改質瀝青混凝土舖面」的內容:
初壓...一般建議初壓之溫度以不低於170℃為宜。
複壓...在溫度130℃~165℃依初壓方法滾壓4~6遍。
終壓...滾壓時,改質瀝青混凝土混合料之溫度不得低於120℃。
而終壓使用6~8公噸二軸二輪鐵輪壓路機(每公分輪寬之壓力不得少於270 N(27公斤)...。
開放級配層滾壓所用之二軸二輪鐵輪壓路機,其總重不宜超過10公噸。
壓路機滾壓速度不得超過每小時五km,並須時時保持慢行以免熱瀝青拌和料產生位移現象...。
剛壓實後的改質瀝青混凝土舖面應待舖築面層完全自然冷卻,面層溫度低於60℃後,方可開交通。需要提前開放交通時,可洒水冷卻降溫。
按上述規範推敲:
一般,從初壓到終壓完成,照步就班的做大約會需要一個多小時(冬天會加快),
正常降溫到60℃則大約要滾壓完成後2-3小時,
規範的目的,就是要確保「拌和料不會產生位移現象」(大太陽下的路面溫度也大概在60℃),
然而降到60℃就不會產生位移嗎?
當然不是,因為一開始鋪築後,黏結料尚未經過冷卻成型(而一般開放路面會經過夜晚降溫),
所以,開放一般車輛快速行駛,是會有粒料位移失敗的風險。
至於洒水冷卻降溫的作法,現場實作經驗顯示,可能易產生龜裂與表面立料剝落現象(推測是因上下降溫速度不同步有關)。
哇哩,打字速度太慢,其他就有待各位同好自行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