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廣告
smallten 寫:一般小單位可沒有什麼"國際事務科"
親身經驗的例子,就是有外國人要洽公,全部的人都不知所措,後來才勉強知道對方的需求
而且一般英檢的目的也不是針對專業的翻譯人員,
而是測驗應試者是否具備有基本英語應對的能力
在中央單位,英文能力好,將來更有機會爭取公費留學(一大堆由公職跳學校的人都是循這樣的模式)
在地方機構,英文能力就相對沒那麼有用,但難保你哪天會用上
英文至少是目前國際通用語言的最大宗
考過Toeic就知道,英語不是只有美國人跟英國人在用
光考試就有五種口音了,如果還加上怪模怪樣的地方口音,那更難
就算Toeic考滿分,也不代表一定就能到處橫著走,但至少具備有一定的聽讀能力
都已經有先天好條件(中文使用人口很多),再加上後天培養(英語系國家及國際通用語言)
要能在70%以上的國家交流,都不是問題
英文能力很難速成,得真的花時間
(但是,只要是考試,只要有補習班,就有千奇百怪的速成法@@)
不過具備基本的聽讀能力,絕對不是壞事
像toeic之類具有辨識度的英檢,是相當值得嘗試的
(如果英文能力完全沒有提昇,連續兩次去考toeic的分數差異不會超過10分)
更何況如果是政策,那更可以期望有獎勵措施(人事也怕有人考不過,影響他們績效)
其實,鼓勵公務員考英檢早就行之有年,也不是最近才有,
實在無需太過大驚小怪,或是以此大作文章
市政府就有國際事務科,專責市長與國外城市文化事務交流,鼓勵公務員考英檢早就行之有年,例如考績加分之類的,但是現在要將國考與英檢綁在一起就大有問題了,而且也增加考試換單位的難度,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