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

土木建築專業交流、技師證照、職場就業、軟體技巧交流的好所在。

跳到內容


進階搜尋
  • 討論區首頁 ‹ 專業技術分區 | Special Subject ‹ 李奇謀題解討論區
  • 變更字體大小
  • 列印模式
  • 問答集
  • 註冊
  • 登入

現在的時間是 2025 7月 01 (週二) 11:26 pm

請教殘留應力解法及材力用共軛梁法解嗎?

由李奇謀老師駐站回答題解謬誤的問題

版主: Richmode

發表回覆
6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請教殘留應力解法及材力用共軛梁法解嗎?

文章由 sakshin7045 » 2013 8月 20 (週二) 10:40 pm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1.殘留應力(講義P2-13):

在各桿降伏後,反向加載造成的內力是如何求得?

(2個未知數,力平衡解不出。都到降伏了,材料組成律也不能用。)

2.在考試的答案卷上,可以用共軛梁法可以代替力矩面積法嗎?

就是結構的寫法技巧,可以寫在材力或是工程力學上嗎?
sakshin7045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文章: 16
註冊時間: 2013 8月 20 (週二) 10:09 pm
回頂端

Re: 請教殘留應力解法及材力用共軛梁法解嗎?

文章由 Richmode » 2013 8月 21 (週三) 5:57 pm

sakshin7045 寫:1.殘留應力(講義P2-13):

在各桿降伏後,反向加載造成的內力是如何求得?

(2個未知數,力平衡解不出。都到降伏了,材料組成律也不能用。)

2.在考試的答案卷上,可以用共軛梁法可以代替力矩面積法嗎?

就是結構的寫法技巧,可以寫在材力或是工程力學上嗎?


1.
你問的應該是卸載時,桿件內力怎麼算
卸載=反向"彈性"加載
故反向加載的桿件內力計算方式=彈性狀態的桿件內力計算方式
原因如課堂上所說,在材料進入塑行平台後卸載
應力會以E值斜率回復

2.
題目如果沒指定方法,各學科的方法可以混用,不受考科影響
題目如果有指定,就必須用它指定的方法

個人看法:
研究力學,到最後會合而為一,各種方法互相融會貫通
不因考科的不同而有差異~

我曾在課堂上說,考場上要解結構的變位與內力
只要會兩種方法就夠了
1.單位力法
2.傾角變位法
其他的方法若不是因為"考試會指定方法",其實是可以不用會的
不可否認的是,針對某些題目,用特定的方法去解,會比較快

希望上述的觀點對你有所幫助~
Richmode
偉大的解惑者
偉大的解惑者
 
文章: 158
註冊時間: 2008 11月 04 (週二) 7:54 pm
回頂端

Re: 請教殘留應力解法及材力用共軛梁法解嗎?

文章由 sakshin7045 » 2013 8月 21 (週三) 11:54 pm

Richmode 寫:
sakshin7045 寫:1.殘留應力(講義P2-13):

在各桿降伏後,反向加載造成的內力是如何求得?

(2個未知數,力平衡解不出。都到降伏了,材料組成律也不能用。)

2.在考試的答案卷上,可以用共軛梁法可以代替力矩面積法嗎?

就是結構的寫法技巧,可以寫在材力或是工程力學上嗎?


1.
你問的應該是卸載時,桿件內力怎麼算
卸載=反向"彈性"加載
故反向加載的桿件內力計算方式=彈性狀態的桿件內力計算方式
原因如課堂上所說,在材料進入塑行平台後卸載
應力會以E值斜率回復

2.
題目如果沒指定方法,各學科的方法可以混用,不受考科影響
題目如果有指定,就必須用它指定的方法

個人看法:
研究力學,到最後會合而為一,各種方法互相融會貫通
不因考科的不同而有差異~

我曾在課堂上說,考場上要解結構的變位與內力
只要會兩種方法就夠了
1.單位力法
2.傾角變位法
其他的方法若不是因為"考試會指定方法",其實是可以不用會的
不可否認的是,針對某些題目,用特定的方法去解,會比較快

希望上述的觀點對你有所幫助~


好像有點通了。 所以這樣解不知對不對 :

因為回復時是線彈性階段,所以可以三大定律解題(回復時E值不變)

(1).靜力平衡方程: 切桿件自由體圖,Pu=Ta+Tb+Tc = 2Ta =3σyA

(實際上桿件內縮,Pu還是拉方向,但效果就像是Pu在加壓,桿件是壓力)

(2).變型諧和+材料組成率:

變位、A、E一樣,所以桿力與1/L成正比,Ta/Tb=1/2 代回 (1) 解Ta

然後藉由反向變位求反向應變 原應變-反向應變後=剩餘應變

再由虎克得殘餘應力。


因為時間問題,工力到結構一天要看3卷,材力、結構部份就只能複習之前看過的DVD(王老師)+您的講義(有看過您的工力DVD,但材力跟結構來不及看)。所以問題會多一點,很不好意思。

~謝謝老師~
最後由 sakshin7045 於 2013 8月 22 (週四) 10:18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sakshin7045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文章: 16
註冊時間: 2013 8月 20 (週二) 10:09 pm
回頂端

Re: 請教殘留應力解法及材力用共軛梁法解嗎?

文章由 b516 » 2013 8月 22 (週四) 9:47 am

在考試的答案卷上,可以用共軛梁法可以代替力矩面積法嗎?

就是結構的寫法技巧,可以寫在材力或是工程力學上嗎?

其實R大的說法有點保留..若你不會面積力矩法..共軛梁法是可以代替力矩面積法的..但你不要在答案卷上笨笨的把共軛梁畫出阿…而且要把力矩面積法的公式列出..懂吧
b516
土木人五星會員
土木人五星會員
 
文章: 3261
註冊時間: 2011 3月 09 (週三) 11:04 am
回頂端

Re: 請教殘留應力解法及材力用共軛梁法解嗎?

文章由 sakshin7045 » 2013 8月 22 (週四) 10:19 pm

b516 寫:
在考試的答案卷上,可以用共軛梁法可以代替力矩面積法嗎?

就是結構的寫法技巧,可以寫在材力或是工程力學上嗎?

其實R大的說法有點保留..若你不會面積力矩法..共軛梁法是可以代替力矩面積法的..但你不要在答案卷上笨笨的把共軛梁畫出阿…而且要把力矩面積法的公式列出..懂吧


恩恩 還有這一招喔~~

感恩
sakshin7045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文章: 16
註冊時間: 2013 8月 20 (週二) 10:09 pm
回頂端

Re: 請教殘留應力解法及材力用共軛梁法解嗎?

文章由 Richmode » 2013 8月 25 (週日) 3:52 pm

sakshin7045 寫:
Richmode 寫:
sakshin7045 寫:1.殘留應力(講義P2-13):

在各桿降伏後,反向加載造成的內力是如何求得?

(2個未知數,力平衡解不出。都到降伏了,材料組成律也不能用。)

2.在考試的答案卷上,可以用共軛梁法可以代替力矩面積法嗎?

就是結構的寫法技巧,可以寫在材力或是工程力學上嗎?


1.
你問的應該是卸載時,桿件內力怎麼算
卸載=反向"彈性"加載
故反向加載的桿件內力計算方式=彈性狀態的桿件內力計算方式
原因如課堂上所說,在材料進入塑行平台後卸載
應力會以E值斜率回復

2.
題目如果沒指定方法,各學科的方法可以混用,不受考科影響
題目如果有指定,就必須用它指定的方法

個人看法:
研究力學,到最後會合而為一,各種方法互相融會貫通
不因考科的不同而有差異~

我曾在課堂上說,考場上要解結構的變位與內力
只要會兩種方法就夠了
1.單位力法
2.傾角變位法
其他的方法若不是因為"考試會指定方法",其實是可以不用會的
不可否認的是,針對某些題目,用特定的方法去解,會比較快

希望上述的觀點對你有所幫助~


好像有點通了。 所以這樣解不知對不對 :

因為回復時是線彈性階段,所以可以三大定律解題(回復時E值不變)

(1).靜力平衡方程: 切桿件自由體圖,Pu=Ta+Tb+Tc = 2Ta =3σyA

(實際上桿件內縮,Pu還是拉方向,但效果就像是Pu在加壓,桿件是壓力)

(2).變型諧和+材料組成率:

變位、A、E一樣,所以桿力與1/L成正比,Ta/Tb=1/2 代回 (1) 解Ta

然後藉由反向變位求反向應變 原應變-反向應變後=剩餘應變

再由虎克得殘餘應力。


因為時間問題,工力到結構一天要看3卷,材力、結構部份就只能複習之前看過的DVD(王老師)+您的講義(有看過您的工力DVD,但材力跟結構來不及看)。所以問題會多一點,很不好意思。

~謝謝老師~


正解~

補述一點
殘餘應力=加載應力(全降伏)-卸載應力(彈性比例)

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Richmode
偉大的解惑者
偉大的解惑者
 
文章: 158
註冊時間: 2008 11月 04 (週二) 7:54 pm
回頂端


發表回覆
6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回到 李奇謀題解討論區

分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機關

  • 公共工程委員會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考試院考選部
  • 經濟部水利署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自來水公司

    組織

  • 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
  • 行政院勞委會
  • 臺北市公務人員協會
  • 全國公務員協會粉絲團

    研究資源

  • 國家圖書館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全國法規資料庫

    友站

  • 建築人討論區

  • 討論區首頁
  • 管理團隊 • 刪除所有討論區 Cookies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