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2015-09-21 15:08:10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國防部精簡部隊,裁軍首波就指向生產軍人被服的聯勤廠庫,改採民間採購。軍方官員說,採購法可鑽漏洞多,無法杜絕低價搶標流弊,部分民間人士為搶下軍品生產標案,臨時組成公司以低價搶標,完成軍品生產後,即行解散公司,宣布倒閉,部分民間為軍中生產的後勤軍品,缺乏後續維護保養的管道。
海軍兩棲偵搜大隊爆破中隊中隊長許誠宜在臉書貼文,披露他穿戴自費採購13萬元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役個人裝備,包括狙擊鏡、特戰頭盔與防破片背心等,參加漢光31號演習聯興操演。
許誠宜表示,國家提供的裝備水準與品質無法達到預期,身為基層戰鬥單位主官以身作則,歐美並未要求一線戰鬥人員個人裝備必須統一,希望部隊留下來的人,是願自費花錢投資自已的有志戰士,還是一堆只以福利待遇吸引入營,卻成天抱怨,東躲西閃的天兵。
許誠宜臉書內容被軍方要求刪除,正在休假的他,也被召回接受調查。另一位陸戰99旅士官鍾睿對於數位迷彩裝備破舊的臉書發文,也被軍方要求刪文,接受調查。鍾睿所指裝備,包括數位迷彩的個人雜物攜行袋、腿掛包、水壺套,都被列為演訓後必須收繳集中保管的團體裝備。
官員說,國軍過去有聯勤後勤補保生產體系,自行生產國軍被服與個人裝備,但自從精實案,就被列為裁撤對象。由於採購法無法杜絕低價搶標流弊,軍中採購案建案程序繁複,官兵的軍服或個人裝備,經常無法即時撥補新品或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