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贊助商廣告
小弟本想這裡高手、老師級、百忙工作中仍上榜的先進這麼多,輪不到小弟來說,
但日前與一位相當會念書但遲遲不敢放手準備公務高考的老同學聊完,
才發現原來有人準備考試的方法和心態跟我完全不一樣(小弟認為完全錯誤),所以來分享一下。
小弟大學畢業役畢,大學時也沒認真念書,之後當監工半年就離開土木業,直到103年9月小弟40歲時報名補習班準備考試,104年4月離職專心準備,目前一邊上班一邊準備土技考試。
先很快說一下我的作法:
1.考慮資源的取得的難易及我能念完,我早早就決定把97年後的高考考古題都弄懂,其他完全不管。
2.上課,尤其是老師解題時,醒著就很夠了,沒有思考過的題目聽人家解真的是沒有用。我很佩服能把筆記整理好的人,但我心想:「帶子這麼多你停下來抄筆記,你會先放棄還是先看完?」當然每個人耐力不同,所以我說佩服。也因此我討厭不照講義上又猛寫版書的老師。
3.考古題只要是用計算的,我每題至少都算了3遍。第1遍把題解裡每一個動作的根據都找到,很慢很慢;第2遍我是先看一次題解,然後把題解蓋住自己寫一次,這事沒有想像的容易;第3遍就是直接要寫出來了;最後覺得差不多了,用考選部印下來的考卷寫一、二次。
4.測量只要你勇敢地把高中三角函數搞清楚,公式只剩誤差傳播要背(今年還沒念測量,憑印象說)。
5.營管、施工法(普考)這種文科我沒有掌握好,但我現在覺得不要背,重點是你什麼都要知道一些,考試時盡能力把它寫出來比較重要,遠強過兩三百頁的書只背前10頁後面全放棄的人。老師強調的重點多看幾次,我現在當了公務員知道,有些是政策或時事決定的重點,考古題是無法反映的。
6.我覺得算結構學很有趣……材力也算有趣……每個人興趣不同,我有病,跳過。
7.我自以為RC很強,但兩次結果都證明我有幻覺,不提。
8.我的土力考很好,但這是我覺得最難、花最多時間的科目,我只能說不要鑽牛角尖。最近有人在說施老師的三本大作錯很多,我心有戚戚焉。但不要誤會,我只念施老師的東西(三本+實力題解),沒碰過別人的(有上別人的課啦,心得是糟透了,因為他不照講義上);施老師的東西,貌似一樣的題目他卻用不同的方法算,而且不同的方法還真算出了不同的答案,卻少了相關的剖析(至少我沒看懂),我相信那些不同的方法和答案都是對的,但對於觀念不夠深化的同學如我來說,真的挫折感很大。我怎麼解決這問題呢?就是不鑽牛角尖,書上怎麼寫我怎麼信。
9.鋼構:我買了許弘老師那本觀念鋼結構來看,課文中的範例都算到會,但不一定有算3次,例題沒作。
10.結動耐震:再來一次的話,我會聽老師的話完全放棄耐震,我花了不少時間,結果耐震只拿了幾分吧(不過104年耐震只出25分,而且還是證明題,見鬼來著…),把結動抓好就好,結動也滿有趣 :D
11.預力:簡單的題目算一算行了。
====
還有,我們補習班的一位在佈告欄上的前輩有句話影響我不少,大意是:「不擅長的科目,要把簡單的掌握好,不要全部放棄,難的不會,連簡單的也不會。」畢竟你要讓一科從0變20分,和讓另一科從70變90分,還是前者容易些。
====
我的老同學犯了什麼毛病(或許你也有,至少我有,只是沒那麼嚴重):
首先我要說,他老人家當年考大學聯考可是很厲害的,照百分位換算到理組來可以到台大資工的那種。
1.他害怕打擊。他說「我沒準備好幹嘛去考」、「我覺得我應該把書看完再作題目,不然題目自己想不出來覺得好可怕」。前者我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情,104年高考二級我報了卻沒去考就是這種心理,但不買彩券怎麼會中獎呢;後者就太莫名了,只是自己算題目也要被打擊喔~~。
2.他想把書念完。如上一點第二個「」。這是國考耶,有人念多有人念熟就是沒有人念完的啦,不然人家怎麼說學海無涯回頭是岸。從考古題開始不會錯啦。
3.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補習。無非就是為了省錢,我說只要補習能讓你上榜,那錢花得絕對值得,當然你得老實地去上課。那麼補習一定有幫助嗎?我說光是你因此能抓到有考上的前輩跟你面教,錢就沒有白花,如果你還是想再謹慎一些,那我說不補習的人至少要有這個程度:打開題解書,題解你必須能看懂(能很快找到書上的根據也算看懂),如果連這都不行而你仍然很想考上,那麼你還是花錢補習吧(或是找人免費教你)。
4.要考慮錄取人數,但不要被低錄取率迷惑(土木人似乎沒這個問題,我是說其他的國考)。重點是有多少人排你前面,排在後面的人來再多都不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