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土木人討論區粉絲團
▼ 參考資料
後學最近在準備施工法與工程材料的配比單元時遇到了一些問題
依據顏聰老師的書上例題: 粗骨材:比重=2.65
吸水率=0.5%
含水率=2.5%
乾搗單位重=1680 KG/M^3
今查配比表得粗骨材所需體積為0.64 M^3/M^3
故粗骨材用量=0.64*1680*(1+0.5%)=1081 KG/M^3------------問題1
粗骨材自由水量=1081*2%----------------------------------------問題2
後學的觀念是:含水率=(總重-乾重)/(乾重);吸水率=(面乾內飽和重-乾重)/(乾重)
問題1
在此例題中後學是沒有問題,但是後學參考了一些題目發現,有些解答會是以(粗骨材體積X乾搗單位重),而這樣粗骨材重就不含水重,在採用重量法計算時不就會有誤差嗎?
只用文字上敘述或許不是很清楚
舉林金面老師施工學書上的例題: 粗骨材:比重=2.68
乾搗單位重=1600 KG/M^3
所需體積為0.72M^3 (題目只有摘取粗骨材部分)
以重量法來計算配比時:粗骨材重=(0.72X1600)=1152 KG/M^3---------此數值應為乾重
以絕對體積法來計算時:粗骨材體積=(0.72X1600)/2680
在後學的觀念,粗骨材重應該是1152X(1+吸水率),而本題卻直接以乾重為粗骨材重,會是因為本題沒有給吸水率的關係所以直接以乾重代替面乾內飽和重嗎?
問題2
在後學觀念裡,自由水應該是(乾重)X(含水量-吸水率)
而例題上卻是以(面乾內飽和重)X(含水量-吸水率)
不知是否後學觀念上有錯誤呢?
內文有點雜,還請先進們不耐煩的位後學解答,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