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廣告
在看RC時發現一個問題
壓力筋降伏時,精確式的證明時用到Cc+Cs=T(x方向力平衡)
但書上代入的值是
(As'為壓力筋面積、c為壓力區深度、a為Whitney等值應力塊深度、b為斷面寬、d'為壓力筋深度)
Cc=0.85fc'ab→等值應力塊算的不是全混凝土時的壓力嗎?尚未扣除壓力筋所占面積不是?
Cs=As'(fy-0.85fc')→為什麼是鋼筋所受的壓力是降伏力扣除等值應力塊的應力呢?
(紫煌、歐陽、蔡修毓等老師都這麼寫,但都沒有特別提怎麼來的。)
我不懂為什麼不是類似長這樣呢?

Cc=0.85fc'(ab-As')
Cs=As'fy
我從Whitney等值應力塊的原理出發,壓力區全為concrete時,壓應力曲線函數為f(y)
Cc=∫bf(y)dy(由中性軸出發積分範圍0~c)=0.85fc'(ab)
現在雙筋矩形斷面的壓力區混凝土所受的壓力為
「Cc=∫bf(y)dy(積分範圍0~c)-As'f(C-d')=0.85fc'(ab)-As'f(c-d')」→雖然0.85fc'不一定等於f(c-d')

壓力筋的壓力Cs=As'fy
【總歸一下問題】
在計算斷面彎矩相關的平衡時,用上方的大眾寫法比較方便計算
Cc=0.85fc'ab
Cs=As'(fy-0.85fc')
但這樣名詞解釋上不會有問題嗎?
各個書籍都寫Csb=As’(fy-0.85fc’)的意義是”壓力筋所提供的壓力”,
不是應該是說「壓力筋額外提供給混凝土的壓力」嗎?
不然這樣求出的Ccb和Csb並不會對應到各材料的壓力值不是嗎?
我只是對於名詞解釋上有所疑問而已,計算上的確不方便。
即在用字上是不是應該寫:
●壓力區為全混凝土所提供的壓力為Ccb=0.85fc’ab
●壓力筋額外提供給混凝土的壓力為Csb=As’(fy-0.85fc’)
而各材料受壓力值為:
●混凝土提供的壓力為Ccb=0.85fc’(ab-As’)
●壓力筋提供的壓力為Csb=As’fy
(的確這樣寫在教學方面也會很亂)
可能我在思考這個部分時已經先入為主難以跳脫思考
或不知道是哪邊觀念出了問題
煩請各位前輩解惑...謝謝!
